權威發布!上半年原煤產量18.1億噸!采礦業利潤1至5月份同比下降43.6% 二維碼
18
發表時間:2020-07-17 09:37 ● 上半年,生產原煤18.1億噸,同比增長0.6%,一季度為下降0.5%。 ● 上半年,進口煤炭1.74億噸,同比增長12.7%,比一季度回落15.7個百分點。 ● 上半年,全國煤炭采選業產能利用率67.4%。 ● 1至5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291.6億元,同比下降43.6%。 針對1至5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下降40%多的問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答記者問。 ● 記者:上半年采礦業為復工復產提供了煤炭、有色金屬等能源原材料,為我國經濟逐步復蘇作出了貢獻。我們注意到1至5月采礦業利潤同比下降40%多,降幅有所擴大。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請預測一下下半年采礦業的盈利水平是否會好轉?
劉愛華:1至5月份,煤炭和有色金屬采礦業的盈利水平下降幅度比較大。影響相關企業利潤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市場需求、價格、生產經營成本等,都會對當期利潤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1至6月份煤炭生產、價格、進口情況
2020年|1至2月份 原煤生產下降:1至2月份,生產原煤4.9億噸,日均產量815萬噸,同比下降6.3%。
2020年|3月份 原煤生產由降轉升:3月份,生產原煤3.4億噸,同比增長9.6%,增速由負轉正,1至2月份為下降6.3%;日均產量1088萬噸,比1至2月份增加273萬噸。一季度,生產原煤8.3億噸,同比下降0.5%。
2020年|4月份 原煤生產增長較快:4月份,生產原煤3.2億噸,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上月回落3.6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074萬噸,環比減少14萬噸。1至4月份,生產原煤11.5億噸,同比增長1.3%。
2020年|5月份 原煤生產由增轉降:5月份,生產原煤3.2億噸,同比下降0.1%,上月為增長6.0%;日均產量1029萬噸,環比減少45萬噸。1至5月份,生產原煤14.7億噸,同比增長0.9%。
2020年|6月份 原煤生產小幅下降:6月份,生產原煤3.3億噸,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114萬噸,環比增加86萬噸。
我國上半年經濟運行特點 上半年經濟運行特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主要指標逐步回升。從季度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由一季度下降6.8%轉負為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所以,從季度看指標是明顯改善。從月度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個月降幅收窄,出口額連續三個月正增長。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我國能夠在短時間有效控制疫情,實現經濟由降轉升,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殊為不易,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同時也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綜合施策的效果。 第二,就業物價總體平穩。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連續兩個月小幅下降,其中25-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2%,比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低0.5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8小時,比上個月上升0.7小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呈現回落趨勢,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核心CPI同比上漲1.2%,基本保持穩定。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處于溫和上漲區間。 第三,基本民生保障有力。脫貧攻堅成效突出,上半年貧困人口較多的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都在5.5%-7.6%之間。社會保障和兜底幫扶持續加強,上半年人均轉移性收入名義增長8.2%,其中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增長9.3%,人均社會救濟收入和補助收入增長13.2%。居民基本生活消費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2.9%,日用品增長5.2%。 第四,新興領域動能增強。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高技術領域投入持續加大,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7.2%,其中醫藥行業投資增長10%以上,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0%以上。新基建等相關產品增長比較快,上半年城市軌道車輛增長13%,充電樁產量增長11.9%。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 第五,市場預期總體向好。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9%,連續四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4.4%,連續四個月回升。 總體上,從上面五個特點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逐步克服了疫情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了逐步復蘇。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上半年GDP、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指標仍處于下降區間,所以說二季度的回升仍然屬于恢復性的增長。疫情沖擊的損失尚未完全彌補,推動經濟回歸正常水平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文章分類:
業界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