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住”與“放得開”,海南如何借鑒香港經驗打通“任督二脈”? 二維碼
27
發表時間:2020-05-23 01:29來源:界面新聞 香港作為“紐倫港”中的“港”,無疑是世界上最繁榮的自由港之一。 2019年,全年新股上市集資額全球第一、全球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第二,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三、全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前十......香港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成就,與其城市的高度開放是分不開的。 當前,海南在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學習、多方借鑒,而香港多年來經濟發展所積累的經驗,或許能夠給海南帶來一些啟迪。 政策便利激發經濟活力 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首。僅2018年,貿易及物流業就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的21.5%,提供了約72萬個就業崗位。 過去數十年,空運對香港貿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2018年,香港國際機場貨物吞吐量(包括航空郵件)突破510萬公噸,刷新紀錄。面對海量的進出口貨物,香港是如何進行把控,做到高效處理的?答案在于便捷的通關政策。 在香港,報關流程少、海關管理簡易,貨物進港或者出港后14天內報關即可,且報關方式相當靈活。為了加快清關效率,香港海關還采用了多個電子貨物清關系統,方便從事航空、陸路及海路貨運業的經營商預先遞交貨物資料。 另一方面,稅制簡單、稅率低也是吸引全世界貨物在這里中轉的一大法寶。香港只有5種稅,分別為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等3種直接稅,以及印花稅、博彩稅2種間接稅,計算方法簡便。除去四類商品外(酒類、煙草、碳氫油、甲醇),一般進出口貨物均不需要繳付任何進口關稅,沒有任何關稅限額和附加稅,也不設任何增值稅或一般服務稅。 便捷通關、簡單稅制與低稅率,促進了商品貿易、物流等各種要素的便捷流動,給城市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造就了香港的經濟繁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海關的監管機制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十分成熟,限于體制、制度不同,海南不能完全照搬香港的做法,但其化繁為簡的管理理念仍然可以為我們所借鑒。 有哪些舉措值得海南借鑒? 明確的法律監管界定。香港擁有完善的法律體系,明確了海關監管的權限和管理要求。例如,抽選貨物時,海關采用風險管理措施,確保將在各出入境管制站造成的干擾減至最少,方便企業的同時做到有效監管。 建立政府、企業、第三方共享的信息平臺,推行全流程網上申報和處置,使海關作業和該平臺對接,與其他口岸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的數據充分共享,實現海關信息大規模運算應用和整合。以香港發展的貿易單一窗口為例,提供“一站式”服務,企業不僅能通過該平臺提交相關種類的貿易文件,還可以查閱其申請的處理狀況,以及牌照/許可證的有效期。 實施統一的企業信用管理。綜合海關、金融、保險及其他領域信用,對自貿港內的企業統一實行身份認證、誠信建檔、信用評級,動態記錄企業誠信更新信息,保證企業在運營活動中通行身份的唯一性。 制度創新,海南這么做 兩年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在把握“中國特色”的前提下,根據“三區一中心”的定位要求,為促進海南外貿健康發展,把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作為發力點,出臺了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12項措施,努力推動打造適應自貿港建設需要的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口岸通關時間的長短,是衡量口岸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2020年一季度,海南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50.9%和97.3%,優于國務院提出的目標要求。其中,海關通關時間分別降為6.04小時和0.22小時,較同期全國水平分別快了39.2%和36.6%。 按照國家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的要求,海南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一定的區域內實施“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貨物進出境監管制度,結合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發展目標,豐富該制度內涵,在確保有效監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放開“一線”手續,促進貨物自由流動。海南兩個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對外開放速度明顯加快。其中,??诰C合保稅區進出口106.5億元,大幅增長11.8倍。洋浦保稅港區方面,區內保稅倉儲、保稅維修、委內加工等業務快速發展,兩年共進出口11億元,增長1.9倍。 同時,??诤jP堅持“管得住才能放得開、管得住是為了更好地放得開”的工作理念,通過強化監管、優化服務著力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開局之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在諸多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必將會使海南自貿港的貿易便利化程度再上一層臺階。(來源: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