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發局發布《探索海南自貿港》系列研究報告 二維碼
11
發表時間:2022-01-26 12:00來源:香港貿發局 香港貿發局發布《探索海南自貿港》系列研究報告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海南的發展目標。2018年4月,中共中央及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宣布海南將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及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在經過2018 2020年約2年的自貿區建設后,2020年6月,中共中央及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及后于2021年6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海南自貿港法》)開始實施。在《總體方案》及《海南自貿港法》的規劃及法律保障框架下,海南現正大步邁進自由貿易港時代。 貨物進出口「一線放開,二線管住」 主要相關政策:《總體方案》、《海南自貿港法》、《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暫行辦法》 商品自由進出口是自由貿易港的主要特色。為了處理海南島與內地其他地區商品通關的安排,《總體方案》及《海南自貿港法》提出了全島封關運作、島內零關稅、「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管理模式?!敢痪€」設于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而「二線」設于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其他地區(以下簡稱「內地其他地區」) 之間。 在海南島宣布封關后,除了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征稅商品目錄的商品外,商品于「一線」進出海南將免征進口關稅;同時,海關將對以聯運提單付運的轉運貨物不進行征稅及檢驗。而從海南自貿港離境至中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商品,海關將會按出口管理。商品在進入海南后,不設存儲期限,企業也可自由選擇存放地點。在此管理模式下,由于大部分商品進入海南島將免卻比較耗時的征收關稅環節,也可于海南島內自由調動商品,商品貿易及流通過程將會比內地其他省、市及自治區便捷,由此有「放開」說法。 至于「二線」,商品從海南運輸至內地其他地區仍須進行既定的通關手續,即企業須辦理相關手續及照章繳交關稅及進口環節稅(即增值稅和消費稅);行郵物品從海南自貿港進入內地其他地區,海關也會照章征收稅款。不過,如果商品是由海南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鼓勵類產業企業意思將于下文解釋),而且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額達30%或以上,商品經「二線」進入內地其他地區海關免征進口關稅,但仍會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及消費稅。商品進入內地其他地區仍須受既有程序監管,是為「管住」。商品從內地其他地區進入海南,除了按國內流通規定管理外,也會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退還已征收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2021年7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暫行辦法》,于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注冊并已向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備案的鼓勵類企業,生產含有進口料件且加工增值超過30%的貨物,離開海南洋浦保稅港區作內銷的,2024年12月31日前海關免征進口關稅,同時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由此可見,洋浦保稅港區正為未來全島封關運作先行先試。海南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后,將成為繼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外,中國境內另一個貨物進口零關稅的地區。 投資自由便利及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主要相關政策:《海南自貿港法》、《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海南省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19 年版)》、《海南省生態環境準入清單(2021年版)》、《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 投資自由便利是海南自貿港另一個主要特色。對此,《海南自貿港法》明確,海南自貿港發展將實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推行極簡審批投資制度、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以及放寬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準入(《海南自貿港法》第18、19及20條)。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是平衡投資自由便利及發展安全的重要工具,企業需注意負面清單會不時更新。 《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適用于外資進入海南自貿港投資,清單內共有27項管理措施,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管理。相比適用于外商于全國范圍投資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 年版)》(33項)及適用于外商于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投資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30項),海南的清單是3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之間最短的。而且,海南的清單投資開放的力度更大。例如:于增值電信領域不設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外資準入限制,于法律服務領域允許外商投資部分涉海南商事非訴訟法律事務等。 《海南省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19 年版)》列出禁止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以及對某些產業的區域、規模、產業環節和工藝等的限制。如目錄內有列明時間,相關產能更要按限期退出。目錄共有24項,涵蓋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房地產業等。產業受禁止及限制,主要是為了保護海南的環境。目錄的措施比全國大部分地區嚴格,例如:海南禁止生產即棄不可降解塑料袋及餐具。2021年10月發布的《海南省生態環境準入清單(2021年版)》詳列海南各地區的生態環境總體準入和環境管控要求,有意于海南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企業宜仔細參閱。由此可見,于海南自貿港,經濟發展及保護環境會同步進行。 《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適用于境外服務提供者向海南自由貿易港內的市場主體及個人提供服務,清單共有70項。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境內外服務及服務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則實施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中央政府已通過各種協定和條約(如《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為境外服務提供者提供更優惠的條款,可以根據較優惠的協定和條約的條款執行。所以,港商在閱讀此清單之余,也須同時對比CEPA的內容。此清單是中國政府于跨境服務貿易領域發布的首張負面清單,顯示海南于跨境服務貿易開放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鼓勵類產業及企業所得稅優惠 主要相關政策:《 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本)》、《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 《總體方案》明確,海南自貿港將大力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海南自貿港法》更在以上3個產業的基礎上加入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第38條)。為了鼓勵相關產業發展,中央政府推出了多項政策,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2020年6月23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宣布由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注冊于海南自貿港并實質性營運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鼓勵類產業清單收錄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本)》及《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3份文件中。港商和外商要瞭解自己的企業是否被歸類為鼓勵類產業,應參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目錄會不時更新),內地企業則應參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及《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 以下是《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本)》中的部分產業: 寵物飼料、食品開發、生產 水產品加工、貝類凈化及加工、海藻保健食品開發 糖果、口香糖、蜜餞、冰淇淋、膨化食品、酸奶生產 功能性特種服裝生產 新型診斷試劑的開發、生產 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品的開發、生產、應用 軟件產品開發、生產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 國際經濟、科技、環保、物流信息、商務、會計、稅務咨詢服務 知識產權服務 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等創意產業 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及旅游信息服務 高端消費品經營 新型離岸國際貿易 (離岸轉手買賣、離岸交易有關商品服務) 人力資源服務 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 鉆石珠寶等消費精品設計、加工、貿易 體育健康休閑服務 政府對企業是否為「實質性營運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有明確規定。根據《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企業主營業務須于上述提及的3份目錄內,而且主營業務收入須達收入總額60%以上,才可被界定為鼓勵類產業企業;同時,企業的實際管理機構須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對企業生產經營、人員、賬務、財產等實施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才可界定為「實質性運營」,否則企業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如果位于海南的企業是企業分支,那么只有設在海南自貿港內的符合條件的分支機構的所得,才適用15%企業所得稅率。 《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還列出另外兩項政策。首先是對于海南自貿港設立的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境外直接投資的定義為從境外新設分支機構取得的營業利潤;或從持股比例超過20%(包括20%)的境外子公司分回,與新增境外直接投資相對應的股息所得。另外,要享受此政策優惠,被投資國(地區)的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不低于5%。 第二是對于海南自貿港設立的企業,新購置(自建或自行開發均可)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單位價值少于或等于5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和攤銷;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可以縮短折舊、攤銷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攤銷的方法。固定資產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資產。 為了促進旅游業發展,除了上述企業所得稅優惠外,中央政府也更新了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2020年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及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年滿16周歲的離島旅客憑離島機票、火車票或船票(不包括離境),并持有效身份證件到實行特許經營的免稅店購物,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由30,000元提升至100,000元。部分商品除了限額外,也設有限購數量,例如每人每次只可購買最多30件化妝品。超出免稅限額和限量的部分,照章征收進境物品進口稅。更新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對促進海南旅游業發展有立竿見影之效,根據??诤jP,從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468億元,同比增長226%。 人才政策及個人所得稅優惠 主要相關政策:《 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海南自由貿易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暫行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行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 從以上已發布的政策所見,海南自貿港矢志發展成世界領先的自由貿易港之一。要達成此目標,海南自貿港除了要有自由及具競爭力的產業政策外,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十分重要。中央政府及海南省人民政府由2018年至今已發布不少人才政策,其中財政部及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引來社會不少回響。 此份通知指出,由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于粵港澳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根據現行政策,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由內地城市政府給予補貼,此類人才須向政府申請才可享受財政補貼。海南直接免征稅負超過15%的部分的個人所得稅,使人才處理個人所得稅的程序更便捷。 根據由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提供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政策實施細節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暫行辦法》,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需要符合以下2個基本條件,才可被認定為于海南自貿港工作。首先,人才須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并一個納稅年度內在海南自貿港連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須包含本年度12月當月)。第二,人才須與在海南自貿港注冊并實質性運營的企業或單位簽訂1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等勞動關系證明材料。 海南高端和緊缺人才實行清單管理模式?!逗D献杂少Q易港行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中列明,在海南自貿港執業的港澳臺人才是緊缺人才之一。換言之,香港永久性居民到海南自貿港發展,不受行業限制便可享有個人所得稅優惠。外國人到海南發展,須符合《外國人來海南工作許可管理服務暫行辦法》相關標準的其他外國人員(C類),內地人才則須年收入達到300,000元以上或職業符合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中16個大項之一。 海南自貿港未來發展 主要相關港政策:《總體方案》、《海南自貿港法》、《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 以上提及的不少政策有效期至2024年底,那么,于2025年海南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后,整體政策會有何變化? 《總體方案》及《海南自貿港法》提供了稅制改革的初步藍圖:首先,于企業所得稅層面,除了負面清單列出的行業外,所有注冊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營運的企業將可享受15%企業所得稅率。于個人所得稅層面,對一個納稅年度在海南自貿港居住滿183天的個人,其來源于海南自貿港的綜合和經營所得,將按照3%、10%、15%共3檔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于增值稅、銷售稅及其他稅費層面,全島封關運作后,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將進行簡并,在貨物和服務零售環節設置銷售稅。由此可見,2025年后海南的稅制將會比現時更簡單,與內地其他地區的稅制也會截然不同。 2021年4月7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商務部發布的《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則提供了產業擴大開放的方向?!兑庖姟分饕劢贯t藥衛生、文化、教育等領域,提出的開放政策包括: 支持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樂城先行區)建立海南電子處方中心為處方藥銷售機構提供第三方信息服務,對于在國內上市銷售的處方藥,除國家藥品管理法明確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外,全部允許依托電子處方中心進行互聯網銷售,不再另行審批 支持海南國產化高端醫療裝備創新發展。鼓勵高端醫療裝備首臺(套)在海南進行生產,對在海南落戶生產的列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或列入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目錄的國產大型醫療設備,按照國產設備首臺(套)有關文件要求執行 支持海南高端醫美產業發展。鼓勵知名美容醫療機構落戶樂城先行區,在樂城先行區的美容醫療機構可批量使用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或地區上市的醫美產品,其中屬于需在境內注冊或備案的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應依法注冊或備案,樂城先行區可制定鼓勵措施。海南省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樂城先行區醫美產業發展需要的進口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企業及產品清單,協助相關企業開展注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予以支持。支持國外高水平醫療美容醫生依法依規在海南短期行醫,推動發展醫療美容旅游產業 放寬文物行業領域準入。對海南文物商店設立審批實行告知承諾管理。支持設立市場化運營的文物修復、保護和鑒定研究機構 支持國內知名高校在海南建立國際學院。支持國內知名高校在海南陵水國際教育先行區或三亞等具備較好辦學條件的地區設立國際學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從以上政策所見,醫藥衛生、文化、教育等高端制造及服務領域將會是海南長期發展的產業。這些產業將會是海南產業發展的支柱,一方面為海南消費及服務供提升質量,另一方面為海南發展旅游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提供助力。 對港商的吸引力 若將海南現時和將來的制度與內地其他地方、甚至與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比,海南的制度無疑是獨特的。但是,香港作為世界上其中一個自由貿易港,對已經習慣自由貿易港制度的港商而言,海南自貿港實際的吸引之處在哪? 從短期的角度看 得益于海南自貿港政策,海南旅游業及相關服務業可望獲益。根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2021年1 9月,海南全省旅游總收入為1,071億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大增51.5%(2020年因疫情原因,全年全省旅游總收入比2019年下跌17.5%)。港商及外商可以積極考慮利用現時稅務優惠政策,進軍海南旅游市場,從事高端消費品銷售、珠寶貿易、體育健康休閑服務等行業;也可以考慮提供旅游業企業需要的服務,例如:國際商務咨詢、軟件設計、人力資源服務等。2018年以來,海南吸引了不少人員和資金,是港商發展內銷市場的良好地點。 從長遠的角度看 海南將于2022年4月12日-16日舉辦2022年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可通過此渠道深化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未來,海南將成為中國深化對外開放的另一個樞紐。所以,港商及外商進軍海南,除了發展內銷外,也可以循「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角度出發,積極部署利用海南平臺拓寬企業國際貿易的平臺,務求在未來全球深化區域經貿合作的潮流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來源 | 香港貿發局
文章分類:
業界動態
|